3月19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去年核與輻射監管工作取得實效,已建成各類輻射環境監測站點12個,監測結果顯示正常,輻射環境安全可控。
我市去年進一步加強核與輻射使用安全管控。通過加強專項執法檢查、核與輻射環境安全監督管理、全面開展輻射環境安全大檢查、完善核與輻射監管制度等,維護了生態環境安全。已建成有5個輻射環境國控點、5個輻射環境省控點、1個核預警點和1個城市輻射環境空氣吸收劑量自動監測站的國家輻射環境監測網點體系。國控點和省控點的監測結果表明:我市陸地γ輻射環境劑量率為環境正常水平;電磁輻射綜合場強測量值低于《電磁輻射防護》(GB8702-2014)規定的公眾照射參考導出限值。我市核技術利用單位輻射周邊環境監測結果經與被測環境本底對比也處于安全可控狀態,輻射環境質量狀況良好。
我市今年將建設2個電磁輻射自動監測站以及配套的電子顯示屏,屆時廣大市民可以實時看見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的監測數值。我市還會陸續在城市功能區建設一批電磁輻射自動監測站。伴隨著5G時代的來臨,我市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加大輻射安全管控,持續開展電磁輻射宣傳和科普活動,積極引導廣大市民正確認識電磁輻射,維護好廣大市民的切身利益。